一间画室,两墙壁毡,满案笔、盘……看上去杂乱,实则井然,这便是潘雅贤的画室。在这间屋子里,几乎没有落脚的位置,只有忘记时间融入创作的屋子主人,沉浸在自己的艺苑里,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倦,如痴如醉……
源自生活 发乎兴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潘雅贤的国画创作自成一派并非偶然。潘雅贤幼年时看到曾祖母绘制的鞋面、枕头图案,感到十分有趣,于是便拿起树条在地面上勾画。幼年时期丰富多彩的乡间生活带给她无限启发,她在草甸子观察盛放的野花、爬行的昆虫、呜叫的青蛙、展翅飞翔的鸟雀,还有站立不动的鹭鸶……虽然是简单的临摹涂鸦,但激发了她对书画的热爱,成为了创作的最初动力之源。
(资料图)
小学和初中时期,潘雅贤因为画得一手好画,被选入宣传组负责校园的宣传板报及教室的装饰。因为画得出众,经常是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工作。告别了学生时代,潘雅贤进入鞍钢铁路运输公司工作。入厂第一天,正赶上厂里开技术表演赛大会,可工会此时正在筹备运动会及国庆节的庆祝标语,忙得不可开交,便将潘雅贤借到工会帮忙。潘雅贤一刻也没闲着,刚写完运动员的号码,就被叫去帮忙写美术字。潘雅贤拿起板刷高质量完成了标语,并完成了厂里各种美术绘画装饰任务,潘雅贤的绘画能力被充分挖掘和认可,也因此与绘画结下了更深之缘。
在潘雅贤看来,自己的绘画生涯一路走来,与恩师的谆谆教诲密不可分。单位的俱乐部需要更新大画幅的作品,潘雅贤选择了人物题材的画作,带去给自己的美术老师许治惠指教,没想到老师当场就否定了她的立意选题:“你的性格更适合国画,画山水、花鸟,设色明快,风格清雅。”
厚积薄发 贵在坚持
为了实现自己的国画梦想,潘雅贤决心从头开始学习,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陆续参加各类美术班、书法班,只要有业余时间,潘雅贤都拿来学习国画,去书店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从临摩古代作品入手,训练画技。为了画画,潘雅贤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和代价,年轻时工资低,除了养家糊口,节省下来的钱全部用在了购置图书和绘画材料上。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潘雅贤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潘雅贤从一朵花、一棵树、一块石头开始,临摹古代各个山水名家之作,从局部到整幅,从整幅再到局部,寻求和强化自己笔墨语言的个性化追求,她博采众长,经常练画练到通宵达旦。偶然的机会,潘雅贤得知著名画家黄复盛、宋恩宽在某单位创作大幅国画,她便找机会到现场观摩二位老师创作大幅画的全过程,一眼不错地学习他们的用笔用色。
只要有时间,潘雅贤就出门写生收集素材,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她在火车上观察人的姿势与五官,在轮船上观察水纹飞鸟,在山涧观察树林及鸟类,记录鸟的姿态,在动物园里,她专注鸟类的神情,她总结出许多鸟类的特点,八哥鸣唱时全身羽毛炸开,喜鹊鸣叫时翅膀张合与鸣音长短有关,麻雀冬夏身型大不相同……潘雅贤在云南观察五百岁的山茶花花瓣,在百草园观察芙蓉花的花柄,在池塘观察芦苇叶子从哪一节萌出。她坚持将古人与师造化统一起来,深入实际生活,以开阔的胸襟投入到艺术实践之中。
继承传统 探索个性
潘雅贤的家里到处是未完成的画稿,各类绘画创作资料,还有收集了几十年的报刊插图、商标、漫画、剪纸、篆刻、装饰画等等。“国画创作贵在坚持,勤奋是必需的。”潘雅贤回顾她国画创作的历程,首先是遇到多位德艺双馨的老师,再次是尽最大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再有就是勤奋努力、笔耕不辍。在如今这个不断创新的时代,潘雅贤却强调自己先要继承传统,“我研习国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把传统的东西学扎实了,根据个人的理解加深和实践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会慢慢出来的。”潘雅贤所理解的国画的“古”意,不仅仅是绘画的笔法、内容,她认为传统国画是古人学问、人品、技艺、心性的集合,反映的是个人的性情、涵养。
为了提高自己的国画水平,开拓自己的国画领地,她不停探索,针对工笔画工具受限,不能画大幅作品的问题,她在反复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改用生宣纸画工笔,不仅一改画幅限制,而且生宣画工笔细腻、端庄、严谨,成为了潘雅贤独特的风格。
潘雅贤说,国画是一个综合门类,并不是就画而画,国画讲究诗书画意,需要艺术家各方面的综合修养,要不断积累。很多人都说功夫在画外,潘雅贤觉得画画中笔墨、技法以及真正的修养和画外的功夫是要从文学、生活等方面去汲取。国画的意境包括创作者对艺术的感悟、对生活的爱好以及对物象的理解等等。潘雅贤说,画花鸟需要先观察再下笔,古人画牡丹配白头翁,题款写“国色天香久,富贵到白头”。今人也有画牡丹配锦鲤的,题字“富贵有余”,然而牡丹是喜旱植物,在水边是不能成活的,终会给人牵强附会之感。
潘雅贤说,灵感要用心去悟。创作需要灵感,画家必须深入生活,随时留心观察景色、环境、建筑、社会现象,特别是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等。将这些观察、感受、分析、研究的信息储存在脑海中,成为日后创作的积淀。如果创作时没有真实感受,就应该放下画笔去感受生活,等充实后再回到书案前创作,因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灵感的源泉,一切灵感都是生活经验的产物。
因此潘雅贤笔下的花鸟山水景象,更多的是体现出了她拥抱生活的激情、揣摹生活的视角以及对大自然的独特心态情怀。正因为如此,潘雅贤实现了写心、移情、寄性的艺术理想。
全媒体记者 王尤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