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资料图片)
8 月27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当日发布公告称,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 年8 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同时,证监会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作出以下安排:(1)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 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2)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3)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4)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5)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6)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7)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8)抓紧修改《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提升规则效力层级,细化相关责任条款,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
解读:
总体来看,本次印花税下调及资本市场一揽子政策调整贯彻了党中央7 月24 日“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指示,与7 月25 日中国证监会2023 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8 月18 日证监会答记者问等一系列官方政策精神保持高度一致,着重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
本次资本市场一揽子政策调整,有以下几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交易端:降低印花税直接降低了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从印花税的发展演变来看,我国印花税始于上世纪90 年代,至2021 年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正式颁布,印花税正式纳入税目。从海外国家经验来看,大多数国家(地区)在证券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都曾经征收过印花税,但也普遍经历了印花税率逐步调降乃至最终取消停征的过程,例如,美国于1966年美国停止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德国则是在1991 年停止了印花税征收。从海外历史经验来看,印花税调降是与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现状相适应。
从印花税所带来的影响来看,印花税调降直接降低了证券交易成本,往往对资本市场形成较强利好。对资本市场来看,从我国过去8 次印花税调整后上证指数的表现情况来看,印花税调降普遍带来了上证指数上行和交易额放大,过去6 次印花税下调后1 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平均上涨4.0%,交易额平均上升105.5%;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平均上涨3.0%,交易额平均上升21.1%。对财政情况的影响来看,2022 年我国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2759 亿元,仅占全年公共财政收入的1.35%,以当前财政情况,印花税调降并不会对财政形成大的负担。
融资端: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在印花税之外,本次另一个较为重要的政策调整是着力解决投融资平衡发展的核心问题,对融资端提出了一些限制,明确提出阶段性收紧IPO 节奏,限制上市公司再融资,并提出从严控制股份减持行为。具体来讲,本次政策调整对融资端的限制包括:在新股发行上市方面,本次政策调整直接提出阶段性收紧IPO 节奏,未来新股发行上市节奏将有所放缓;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面,提出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需要进行预沟通,同时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予以限制;对股东减持方面,要求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
回顾历史来看,A 股市场曾在2007 年以来A 股市场共经历过3 轮IPO 暂停,分别发生在2008 年9 月-2009年7 月、2012 年11 月-2013 年12 月、2015 年7 月-2015 年11 月,上述3 次IPO 暂停往往成为市场交易情绪转折的契机,均直接促使A 股市场走出阶段性底部区域。就当前情况看,按照证监会公布数据,截止今年6 月份,A 股首发融资规模仍在460.45 亿元,处于历史相对较高水平。在A 股市场面临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收紧融资端有助于促进A 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实现上市公司扶优限劣,并最终推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
投资端: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有望盘活存量资金此外,本次资本市场一揽子政策调整也放松了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监管机构修订了《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同时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可以根据客户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自主确定具体比例。这一政策调整明确放宽了融资限制,有助于充分发挥现有资金存量的带动作用。
从投资视角来看,考虑到近期A 股市场成交额持续低迷,截至2023 年8 月24 日,沪深两市8 月份月均成交额仅为2996 亿元和4415 亿元,本次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有望充分激发存量资金的杠杆作用。在政策调整的基础上,现有资金存量对资本市场交易的带动作用将有所加强,对资本市场投资活跃度形成支撑。
同时,从风险视角来看,截至2023 年8 月24 日,我国场内融资融券余额15678 亿元,不仅显著低于2015年最高点2.26 万亿的两融余额水平,也同样低于2021 年7 月1.72 万亿的阶段性高点,这表明当前融资保证金比例调降业务风险整体处于可控水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度。
风险提示
美联储继续加息;海外金融风险加剧。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作者:国信证券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