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8日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的告别环节,一只大熊猫出现在大屏幕上,一边挥手作别,一边流下眼泪。这段长约1分30秒的“熊猫落泪”镜头,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为成都大运会的落幕烙下了惜别的印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情绪化的时刻,它深深触动了所有人的心。”来自巴西的运动员DA SILVA SANTOS Mirieli Estaili在现场观看了闭幕式。“在成都的一切是如此美好,在告别的时刻,说再见真的很艰难。”
这只打动人心的“熊猫”是如何诞生的?8月9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闭幕式的视觉导演杨多,揭秘“熊猫落泪”的灵感来源和制作过程。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 图据视觉中国
为何选用“熊猫落泪”?
“大熊猫最容易引发共鸣”
回想起来,“熊猫落泪”环节一开始并不在主创团队的筹划之中。
为了打造一场“欢乐与惜别”的闭幕式,主创团队不仅设计了大量歌舞剧式的情景呈现,还尝试在闭幕式接近尾声时,营造出惜别的氛围。“最开始我们只用了一些主持词来表达告别,通过舞台上一位‘梦想使者’小女孩口述出来。但是我们觉得,这个力量还可以再强烈一点。”杨多说。
主创团队希望表达的是,在大运盛会结束时,成都会记得每一个拼搏的身影,成都会想念他们。“希望你们走的时候,回头看一看这座城市,这里的每一盏灯火都是‘依依惜别的目光’。”
因此,需要一个情节去承载和催化情绪,让观众在欢乐的间隙一起回望这沉甸甸的12天。这个情节要唯美、柔和,充满着爱。
“大熊猫是成都最好的名片之一,几乎没有人不喜欢我们的国宝。”杨多说,选定大熊猫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告别,是最有代表性、最容易引发共鸣的。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
最初“害怕太刻意”
观众认可让主创团队坚定信心
熊猫虽然可爱,但要如何通过这个形象去表达细腻的情绪?
主创团队商量,让熊猫轻轻挥手,以表达离别之情。
“困难的是,我们所有的素材都只是熊猫的日常场景,比如吃竹子等,没有反复挥手的。”为此,主创团队几次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蹲点拍摄,仍然没能捕捉到合适的画面。
终于,他们在海量的素材库中,找到了一个熊猫挠脸的瞬间——当时这只熊猫趴在树上,手往前轻轻挠了一下脸,形成了一上一下的动作来回。“这是一个万里挑一的镜头!”兴奋不已的视觉团队将这个镜头循环播放,用AI补帧后,以比原素材速度慢六倍的效果播放出来,形成了缓缓招手的效果。
然而总导演甲丁觉得,在情绪逐渐上升的时候,光是挥手感染力还是不够,全场的情绪还差一个推动点,“就做眼泪吧!”
杨多形容,视觉团队是“咬咬牙”才决定做眼泪效果。“我们心里都很忐忑,怕观众不喜欢,怕他们觉得刻意。”反复斟酌和试验后,他们发现在当晚的氛围中,一只落泪的熊猫或许可以助推情绪达到最高点——它既温柔又深情,在即将告别的复杂情绪中,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视觉团队还特意加了一个脸红的效果,“看起来就是一只萌萌的熊猫非常不舍得大家离开,希望不会很伤感。”杨多说。
视觉团队运用跟踪技术,让眼泪随着熊猫轻轻晃动的脸庞下落。熊猫黑黑的眼眶让人很难看出情绪的变化,所以需要和现场解说紧密配合。彩排期间,主持人在控台上反复循着情绪把握节奏,在解说到“依依惜别的目光”时,熊猫落下了第一滴眼泪。
彩排期间,一次次听到观众们的惊叹,让主创团队对于这个创意越来越有信心。“闭幕式现场,观众们极其热烈的反馈也让我们意识到,这个大胆的尝试真的成功了。”
杨多看到,闭幕式结束后,许多运动员们都不舍得离开,久久地围在场外唱着《See You Again》。虽然讲的是再见,但也为了珍贵的相逢而庆祝。
欢乐和惜别交织中,这个盛夏,注定与成都大运会一起被铭记。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张芷旖
编辑 李钰仪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