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放暑假了,孩子回到家里,爷爷奶奶管不住,整天不是玩手机就是出去疯玩,还经常下河玩水,要是出了事怎么办?我们父母在外打工,没办法管理孩子,真是让人揪心!”这是一位在深圳打工的学生家长的诉说。她说出了千千万万个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心声,也说出了农村所有少年儿童能否安全、快乐、健康地度过漫长暑假的一个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黟县碧山村关工委于2011年组织了几名退休老教师义务地办起了一个暑期作业辅导班,把村里的留守儿童全部组织到辅导班里集中辅导作业。他们不收学生一分钱,也不要一分钱报酬,义务的为中小学生补习功课。正是有如此甘愿奉献的阳光老人和活泼阳光的少年,融在了这样一个温暖而快乐的大家庭里,于是,把辅导班取名为“阳光之家。”
今年,黟县开办“阳光之家”35所,覆盖了全县各乡镇、社区和58%的行政村。有千余名留守儿童参与到阳光之家学习,为“阳光之家”学生服务的志愿者452人,其中“五老”人员174人、乡村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等138人,大学生志愿者140人。正是这些关工“五老”、乡村干部、社会爱心人士和大学生志愿者用无私奉献精神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快乐、健康地度过了13个暑假。13年来,黟县各级关工委始终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暑期“阳光之家”的建设,以各乡镇、村、各部门联动为抓手,多措并举、创造条件办好“阳光之家”,竭尽所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快乐度过暑假而保驾护航。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炎炎夏日,正是农村孩子下河游泳,发生溺水事件的高频期。黟县关工委把孩子组织到“阳光之家”学习,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孩子们远离了水域,避免了溺水惨剧的发生。暑假期间,县教育局、各社区和各行政村向学生家长发放防溺水一封信3200余份;在村口和墙上悬挂或书写防溺水标语百余条;在湖泊、河塘边设立警示牌,安放救生圈80多个。“阳光之家”还邀请医学专家为孩子宣讲防溺水知识,幷对溺水人实施抢救的操作演练。使孩子们懂得了玩水的危险性,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的防范意识。13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儿童溺水事件。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走进阳光之家向学生讲授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知识。
为农村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快乐温馨的暑假生活环境保驾护航。“阳光之家”是个快乐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快乐地放飞理想,在这里可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温暖的缺失,在这里有广大的“五老”和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呵护和领航。大学生为孩子带来新的知识和理念,也给孩子们带来了“诗和远方。”在这里,每天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手工制作、讲故事比赛、文艺汇演等等,让孩子们在一个快乐温馨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有些单位和社会公益团体还为“阳光之家”提供空调、电风扇、矿泉水、西瓜和人丹等降温药品,确保孩子们能在清凉舒适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正如一位“阳光之家”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这里不仅有浓浓的书香,还是我们暑假的绿荫之地。老师特好。大哥哥、大姐姐们和我们一起,把乏味的暑期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为农村留守儿童创设立德树人的“五教”阵地保驾护航。近年来,“阳光之家”在全县各级关工委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已创建为立德树人的“五教”阵地。今年,黟县关工委党史教育、普法教育、科普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家庭教育等5个讲师团分别走进阳光之家开展宣讲活动。他们把党史和黟县当地的革命史结合起来,教育孩子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生活,听党话、跟党走,当好革命接班人。普法讲师团走进碧山村、丰梧村、横岗村、古黄村、汤蜀村和郭门社区的“阳光之家”,宣讲《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知识10余场,受教学生和家长1080余人,从而提高了青少年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家庭教育讲师团分别走进柯村镇宝溪村、三合村、柯村村的“阳光之家”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举办家教知识讲座,把良好的家风、家训、家教传递给孩子。县有关部门也充分利用“阳光之家”这块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诸如传统文化教育、心理疏导、法治故事会、科普知识问答等。通过这块阵地,确保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得到关心、情感上得到关怀、心理上得到疏导,从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栉风沐雨十三载,关爱留守谱新篇。如今的“阳光之家”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县各乡镇和山村。在各级关工委和社区、行政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阳光之家”办得红红火火。广大的关工“五老”和大学生志愿者用无私奉献呵护着少年儿童的成长,齐心协力为暑期孩子的安全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徐英明)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