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看一场露天电影、赏一场民俗表演、逛热闹非遗市集……在南京江宁区,有N种方式可以解锁夜生活。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7月中旬开始,江宁区已开展夜间文明实践活动83场,全区每个街道都开放2-3个实践所(站、点),每周提供2场夜间文明实践活动,让百姓找到“纳凉地”,点亮“夜精彩”。
(资料图)
章山王马灯、金陵竹刻、糖画……“非遗盛宴”精彩纷呈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马铃声,身着五彩华服的人们一手拎着马头,一手握住马鞭,灯火在星夜中舞动,群“马”在锣鼓声中欢腾……8月4日晚,在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南京市级非遗项目章山王马灯精彩上演,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晚间纳凉时光更加有滋有味,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上元夏之夜”为主题,带头探索文明实践夜间模式。章山王马灯作为传承近400年的民俗表演,给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非遗盛宴”。“我们马灯队成立4年以来,队员从24名扩大到了50名,大家经常在一起排练、表演,努力把这项非遗民俗活动传承下去。”章山王马灯队队员王克飞说。
书法团扇、剪纸、糖画、捏泥人……在非遗手工制作区,市民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到糖画、剪纸等非遗手工制作,还可以一起动手体验,感受非遗民俗活动的独特魅力。糖画手艺人徐吉冬的展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现在很多小孩子没有见过糖画,觉得很新奇有趣,能给他们带来欢乐,我也很开心。”徐吉冬说。
“今天带孙子过来玩,这边有很多有趣的非遗展示,还有表演、义诊、互动小游戏,让我们晚上有了纳凉休闲的好去处。”东山街道外港社区的居民步大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孙子很喜欢画画,已经在金陵竹刻的展位前看了20分钟。只见竹刻手艺人何胜以刀代笔、以竹为纸,一刀一刀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画作,吸引现场的居民驻足围观。
读书会、观影品茶会、灯光球场……家门口有了纳凉好去处
在江宁区东山街道龙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下简称为“龙西实践站”),传出一阵阵悠扬的葫芦丝声,居民胡大爷正在乐器室与朋友切磋技艺。“我每周都会来一两次,在这里练习乐器很有氛围,可以向高手学习,同时也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胡大爷兴奋地向记者说。
在龙西实践站的“小龙人之家”里,志愿者老师正带着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教室里传来阵阵欢笑。“暑假晚上我经常带孩子来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里有公益读书会、邻里观影品茶会、参与式设计手工等活动,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很开心,家长也有了轻松的晚间时光。”居民马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我们社区坚持在群众‘家门口’建好、用好实践阵地,将公共文化服务与居民生活紧密结合。暑假期间,居民们可以到室内纳凉,参加舞蹈、健身、观影、亲子活动等,还可以到室外篮球场、足球场享受运动的快乐。”东山街道龙西社区党委书记、龙西实践站站长周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根据居民的意见和心声,实践站将不断更新服务内容,比如在篮球场、足球场加装了灯光,满足居民在晚间踢球、打球的需要,并且延长了实践站在夏日晚间的服务时间。
持续到10月初,“烟火气”也有了“文明味儿”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夜间活动,让“烟火气”也有了“文明味儿”。据介绍,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上元夏之夜”活动,将持续到10月初。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宁区每个街道选择2-3个集镇所在地的实践所(站),每周五、周六开展2场文明实践夜间活动,形成固定的文明实践“夜场”集中活动。坐落在居民小区的文明实践点,有条件的在夜间常态化开放,为群体提供一个纳凉、活动和交流场所,并开展集露天电影、公益培训、戏曲表演、非遗展示等于一体的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参与、体验、共享“上元夏之夜”,全面提升城乡精神风貌。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开展夜间文明实践活动83场。
“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志愿服务队上门等形式,了解了群众想要参加什么样的夜间活动。比如有很多居民提出要增加晚间‘义诊’服务,有人想看露天电影,有人想在家门口听大戏。我们根据群众需求与反馈,让夜间服务活动更精准、定制化。”江宁区委宣传部道德建设科科长雍花表示,下一步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继续组织好实践所(站、点),共同开展好“上元夏之夜”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及时更新夜间活动内容与形式,每半个月发布一次夜间活动预告,推动活动“订单制”、服务“精准化”,让实践“活”起来、文明“热”起来。
现代快报+记者 史童歌/文 刘畅/摄
(校对 季林巧)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