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脸上“戴着黑色面罩”的动物刚出现在屏幕上,教室里便有十几只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知道!是貉!”这是今天(8月2日)发生在田林小学内的一幕。
今年7月3日起,2023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在全市16个区同步开班。这个暑假,全市579个爱心暑托班办班点将陆续开出870多节环保公益课程,涉及野生动物保护、限塑减塑、节约粮食、节水节电等方面,预计将有3万多名小学生从中获益。
定制课程弥补“边界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城市快速发展,城区与郊野的边界逐渐模糊,使很多野生动物原有的自然栖息地不复存在,于是,一种被称为“野生动物进城”的现象近年来频繁出现。现在与一些居民同住一个小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就是典型案例。它们逐步适应了城市环境,数量持续增加,分布区域持续扩大,是比较典型的“进城野生动物”。
根据2021年、2022年组织的问卷调查,结合走访调查、志愿者反馈,以及林业部门提供的12345平台相关投诉信息,截至去年11月,上海至少有260个社区或绿地有貉分布,除了崇明,上海其他区均记录到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林业部门了解到,这一数字目前很可能已逼近300。
上海野生貉分布热力图 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虽然貉在上海多个区的显著度越来越高,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认识、不了解这种“土著”。
“之前在网上看过,但从没在小区遇见过。”新学期要升五年级的符丽娜听课时全神贯注,她说这是第一次详细了解那么多上海野生动物,还知道了遇见野生动物后的“四不”(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
记者在现场看到,讲师让孩子们先后把印有动物图案的粘贴板贴到对应的分类板上,家鸭是畜禽、猫是宠物、赤腹松鼠是野生动物……如果没有放对位置,讲师会提示,再让孩子试一遍。
“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发现不少孩子对野生动物的认知不够,缺乏‘边界感’。”今年刚成为爱心暑托班讲师的上海绿化市容行业青年志愿者沈昕表示,如果孩子错把野生动物当作宠物、畜禽,以为可以亲近,会有安全隐患,对野生动物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所有环保公益课程在开课前都要精雕细琢。”团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琪表示,开放的环保公益课程内容力争与学校课堂实现错位、互补,每年均会根据上一年开课后孩子、家长、讲师的意见、建议进行调整优化。
以野生动物保护课程为例,学校缺乏相应的课程和教材,而普及这类课外知识又十分必要,因此团市委和市绿化市容局通过社会化招募的方式组建了一支主要由绿化市容行业青年、大学生、环保组织志愿者骨干组成的志愿讲师团,为课程量身打造专业课件,并定期授课。最早一批启动的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至今已举行1600余场,直接服务8万多名小学生。
科普教育送到“家门口”
在爱心暑托班加入“动物课”只是第一步,未成年人的自然科学教育依旧任重道远。
记者注意到,受限于人力物力,每个爱心暑托班今年夏天至多只上一堂“动物课”,上完后,如果没有持续的宣教,孩子可能遗忘。如何将“动物课”的效果延长,最好是从教室延伸到家庭,是每一个教育人士和社会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上海市林业总站野保科郑运祥表示,“社区貉”持续引发关注,主管部门和一些社会公益组织机构正在抓紧补强相关科普宣教材料,比如专门针对有貉种群分布小区的社区管理“攻略”、上海“土著”野生动物的科普手册等,一部貉的专题宣传片也在加紧制作,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上线播出。
“‘家门口’的科普教育往往能让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郑运祥表示,近期,将组织一些生态环境较好、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社区“联谊”,以家庭为单位,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充分了解自己和其他社区有哪些野生动物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小精灵”。
今年7月15日和22日,上海市林业总站还和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联合发起了第二次“貉口普查”,近200位志愿者在两天晚上参与调查了90个小区,其中不乏“全家上阵”的居民志愿者。据不完全统计,47个小区有貉出没,共回收了350多份调查问卷。
貉在夜色中翻找垃圾 武亦乾 摄
上海林业部门表示,爱心暑托班是一个很好的线索来源,通过相关课程,可以了解青少年目前最缺乏、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野生动物知识,并探究背后的原因,为将来上海进一步调查研究和保护“进城野生动物”提供参考。
本文作者:陈玺撼
题图来源:陈玺撼 摄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