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早5点从父母家出发,回自己的家给两个孩子做早饭,随后送孩子们上学,再返回父母家中给父亲做早饭、喂早饭,照顾父亲排便、吸痰、翻身……这便是王晓娜近4年来日复一日的生活。默默承担和付出,支撑他的是父女间的亲情,和对父亲终有一日能恢复知觉的期待。
2019年10月份的一天,王晓娜的手机铃声响起,是父亲的电话号码,接通后却不是父亲的声音。“我是中心医院ICU,你父亲被车撞了。”经过抢救后,王晓娜的父亲虽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住院两个多月后,老人终于睁开眼睛,但大脑仍处于无意识状态。
已经退休的王晓娜的两个姐姐分别定居在北京和大连,母亲今年也已85岁,身体状况一般,照顾父亲的重担落在了王晓娜的肩上。排便、吸痰、翻身每一项都要从头学起。每天王晓娜都要给父亲进行康复训练,定时给父亲剪手脚指甲、洗发、理发、洗衣服、换衣服等。父亲不能自主活动也无法进食,王晓娜精心准备一日三餐的流食,还会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都会喂父亲酸奶和水果。喂完父亲后,下午4点她就从父母家离开,去接孩子放学,晚上7点再去接读初中的小儿子放学。随后,王晓娜立刻回到父母家,进门开始照顾父亲晚饭和睡前洗漱,一天忙完已经是晚上10点多。夜里,父亲翻身和小便,每晚至少要起来五六次,这一宿王晓娜平均每一个小时就要起来一次,第二天早5点,王晓娜又会准时出发给孩子们做早饭,周而复始……
王晓娜承认,这四年中她也有过委屈、不甘、情绪崩溃的时候。2022年年末,当时王晓娜全家都在发烧,她忍着发烧带来的眩晕为孩子们做好饭菜放在床头柜上,准备出门去父亲家,她的二儿子突然轻声说:“妈妈,我也难受,今天你能不能管管我?”虚弱的声音中没有怨怼,只有丝丝企盼。这一刻,所有的委屈、对孩子的歉疚都迸发出来,王晓娜瞬间情绪崩溃,捂着脸失声痛哭。对于两个孩子,王晓娜充满了歉疚和牵挂。王晓娜的大儿子身患残疾,在铁西区启智学校读书,已经毕业在学校做义工;二儿子今年初二,马上就要面临中考。一次晚上孩子放学回家,拿着教材让王晓娜考考背诵当天的知识点,王晓娜接过书翻开,孩子没背到一半,她已经捧着书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王晓娜说,共同社区在得知她父亲的遭遇后,逢年过节帮扶慰问也总想着他们。春节党员走访慰问、平时志愿者也会到其家中帮忙照顾和打扫卫生。共同社区党委书记刘虹提起王晓娜,言语中充满敬佩:“王晓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父亲的孝心、爱心、细心、耐心,得到了邻里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如今她已经成为社区邻里们口中‘孝顺’的代名词,成为了后辈学习和效仿的楷模。”
“我算不上什么楷模,这事儿轮到谁身上了都会这么做。”王晓娜笑着戴上口罩。生活中的不幸虽压于双肩,她始终相信希望就在眼前。在那一刻,她的父亲重拾知觉,笑容满面。
作者:刘玢奇 王渝荐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