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近40米高的脚手架上“空中绣花”,触手可及的卢舍那大佛,双目宁静,嘴角微翘,一眼千年……时隔50年,龙门石窟再“洗尘”!12月6日,洛阳龙门石窟启动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这是自1971年以来,时隔50年奉先寺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
时隔五十年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洗尘”
昨日,在龙门石窟西山南段,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看到,卢舍那大佛前已划定出安全施工区域,6名工人依次垂直站在20余米高的脚手架上,向上徒手传递并搭建钢管,工程范围从奉先寺底部至上部山体高度接近50米,宽度为70米左右。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告诉记者,渗漏水及危岩体,一直是威胁龙门石窟文物安全的主要病害。
渗漏水引起岩体溶蚀,溶蚀物在洞窟雕刻品表面重新形成碳酸钙堆积,破坏雕刻品完整性和艺术价值,而危岩体在破坏文物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游客的人身安全。
“今年以来雨水较多,对本就受渗漏水及岩体病害侵扰的奉先寺造成影响。”史家珍告诉记者,经过专家勘测及报请国家文物局,龙门石窟奉先寺自1971年以来,时隔50年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为了不影响游客参观,施工采取半开放方式,原本预计270天的工期,工作人员也将克服冬季施工困难,力争在明年牡丹文化节前完成主体工程。
保护“国宝”有了新技术、新方法
龙门石窟本次保护工程是严格按照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方案审批、工程实施等环节开展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方案实施。
在施工现场的围挡上,向公众展示的《奉先寺裂隙及渗水病害调查图》,就用3D立体图像方式标注了奉先寺石壁的裂隙和渗水点位置。据介绍,此次工程从勘察设计到资料收集,再到施工阶段,保护研究人员都尝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探地雷达探测、红外成像技术、3D扫描测绘技术都运用到了本次工程前期勘察设计中。
“和50年前相比,如今的保护工程工艺运用了新的方法。对渗漏水的治理主要采用偏高岭土和水硬石灰,对保护佛龛的效果更好,而危岩体加固仍采用过去的锚杆支护的老办法。”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副研究员李建厚介绍说,对于石窟寺的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坚持“修旧如旧”,在修复过程中增加多种科学手段,并对方案进行适时微调,让龙门石窟的传承与保护走得更远。
据悉,除了奉先寺保护文物本体及周边岩体,本次保护工程还包括擂鼓台区域,工作人员将对存在安全稳定性问题的擂鼓台南洞岩体及明代砖拱体开展紧急支护和日常维护工作。此外,对于受到本年度降雨影响明显的万佛洞、古阳洞等洞窟,工作人员将开展裂隙封堵防渗、窟龛防排水、修造小型石窟檐、危石加固等措施。
国家文物局发布《“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五次提到龙门石窟
12月7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了《“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下简称“规划”),“规划”中五次提到龙门石窟,还有数处涉及河南的中小石窟保护与研究。“规划”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刻认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等,到2022年,石窟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风险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石窟寺保存状况明显改善,安全防范能力持续提升。中国石窟寺品牌效应不断提升,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之路。
对石窟寺的保护和传承,龙门石窟做了许多尝试。今年9月,一件一比一3D打印的佛首被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安放在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佛首和残像的两个断面完全吻合。这开启了流散龙门石窟文物“数字回归”之路,也是国内流散石质造像文物首次实现“数字回归”。
“流散海外的文物回归,因为各种原因有各种困难。我们将通过数字化技术,通过跨学科、国内外多种合作,让遗产信息回归,让文物造像回归。”史家珍说,“把文化遗产保护好、阐释好,分享给社会大众,有助于提升公众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历史维修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开始引起国内专家和管理部门的重视。1960年龙门文物保管所(现龙门石窟研究院)请北京地质大学(现中国地质大学)苏良赫、王大纯教授到龙门石窟进行地质调查;六十年代中国地质大学的潘别桐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对龙门石窟作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调查。1961年国家科委将龙门石窟的“石窟围岩崩塌、雕刻品风化、洞窟漏水”三大病害列入十年科研规划。
1971年~1974年
实施奉先寺加固工程,这是国内第一个大型石窟维修加固工程。经过这一阶段的加固维修,有效地防止了石窟围岩的倒塌崩落,石窟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1971年~1985年
针对行将崩塌的洞窟、雕刻品及围岩,采用化学灌浆和钢筋铆杆加固等现代工程技术,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抢险加固工程,实施了奉先寺九尊大像、奉先寺排水沟、伊阙佛龛之碑等维修加固,有效地防止了石窟围岩的倒塌崩落,极大地提高了文物本体的稳定性,使洞窟、雕刻品转危为安。
1986年~1992年
1986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龙门文物保管所共同研究制定了“龙门石窟保护维修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87年开始实施“龙门石窟综合治理工程”。工程自1987年至1992年,龙门石窟东西两山的岩体和主要洞窟得到加固,岩体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洞窟渗水状况得到一定的遏制,修整了奉先寺古代排水沟,延续至万佛洞,游览道路通达各主要洞窟。龙门石窟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国内其他石窟寺保护典型案例
敦煌莫高窟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距今已有1650多年历史。经历代兴建形成今日规模,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藏经洞曾出土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文物,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于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
近年来,敦煌莫高窟以保护条例为保障,以保护规划为指引,以科学监测为依据,文物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文物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综合保护体系,促进莫高窟的长久保存永续利用。
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十六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个,造像59000余尊,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是我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云冈石窟先后组建了石质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彩塑壁画保护研究室、数字化研究室、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学习敦煌研究院经验,还配套了相应的保护修复公司,实现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的齐头并进。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