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局面 新机遇 新飞跃”为主题,香港特区政府日前组织内地媒体赴港进行专题采访。新华日报是江苏唯一受邀媒体,记者在采访中深刻感受到,背靠祖国、连接世界,是香港各行各业稳健发展的突出优势。香港特区政府已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加强与内地机构沟通,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围绕“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八大中心”新定位,进一步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这4个传统“中心”,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4个新兴“中心”,一个精彩“新香港”正在“八大中心”建设中徐徐打开。
(资料图片)
从“城市机场”迈向“机场城市”: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中心
香港国际机场自1998年7月正式建成通航至今,已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超过120家航空公司在此运营,连接全球约220个航点,“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发展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内地媒体赴港首日就探访了香港国际机场。
大屿山赤鱲角,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机场跑道直直嵌入伶仃洋深处,时有飞机划破云层,在这条跑道上平稳降落。这便是历时6年建设,于去年底正式启用的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
“第三跑道系统建成后,可带来约50%的客货流量增长。预计到2035年,香港国际机场年客运量将达到1.2亿人次,年货运量将达1000万吨。”香港机场管理局机场运行执行总监姚兆聪介绍,过去3年,香港机场虽受疫情影响流量下降,但“自我修炼”却一刻未停。目前,第三跑道已正式启用,连同其他项目在内的第三跑道系统工程将于2024年全部完工。
从“城市机场”迈向“机场城市”,是香港机场的全面升级目标。根据规划,机场周边将打造成集商业、娱乐、餐饮于一身的新地标——“航天城”。姚兆聪说:“过去,人们是因为要出行才来到机场。现在,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留在机场周边娱乐、休闲,享受美好生活。”
据介绍,“航天城”包括11天空(11 SKIES)、亚洲博览馆(二期)等主要项目,将吸引金融、医疗健康和大湾区总部企业来此落户,未来商业项目总面积将达35.3万平方米,还将建成一个能够容纳2万名观众的表演场馆,为“机场城市”注入文化活力。
自我升级的同时,香港机场还加快融入大湾区发展。据介绍,为完善跨境交通网络,方便大湾区旅客到访,香港机场计划在大湾区建设30多个城市候机楼,届时旅客可在这里预办登机手续,领取登机证、托运行李,然后乘坐跨境接驳交通,直接前往香港机场乘机。
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谢咏谊透露,面临如此大规模的升级扩容,“机场城市”亟需各类高级人才和职业人员,未来将为社会提供6300多个就业岗位,包括技术、地勤、服务等类别。她说:“香港机场正以第三跑道建设启用为契机,主动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全力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为香港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深植中华传统文化讲好香港故事:
营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香港历来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对此,香港特区政府一方面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海外人士了解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打造出西九文化区、香港艺术馆等诸多网红文化设施。
6月14日,内地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西九文化区的新地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当天,博物馆共有9个展览同期展出,其中7个展览由该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展出逾900件来自北京故宫的珍贵文物,如“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等。馆长吴志华介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策展理念是用当代视角演绎传统文化。自2022年7月开馆以来,观众人数已逾110万人次。
除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西文化也在这里充分交融。“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特展展出约300件卡地亚艺术珍品,包括从19世纪至今的珠宝、钟表、珍宝、配饰及文献等,展现中国以及世界各地文化艺术对卡地亚品牌在风格、纹饰、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启发,凸显中国美学对世界时尚的深远影响。
吴志华透露,今年9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将引进“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展,将展出120件距今2600至3300年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其中过半为2020至2022年间三星堆遗址最新发掘的重要出土文物。
同样根植传统、勇于创新的还有坐落于维港东岸的香港艺术馆,这是全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立艺术馆,开办至今已有60年,以中国书画、中国文物、外销艺术、现代及香港艺术四大馆藏而闻名。江苏籍当代美术大师吴冠中的400余幅作品就捐赠并收藏于此。香港艺术馆馆长莫家咏表示,更好地挖掘传统文化,讲好香港故事,是该馆一以贯之的方向。
在香港艺术馆,“汉字城韵──书法中的诗舞画乐”展览将70多幅本地艺术家的书法作品与诗、舞、画、乐等传统艺术相勾连,让公众感知艺术就在身边,古老艺术也可与当下生活共鸣;“情书——跨越虚白时空的不朽情怀”展览,将明清书画所表达的父子情、兄弟情、师生情、家国情提炼出来,用现代语言重构传统文化故事;“字由人——汉字创意集”展览则以香港城市风貌为主题,将汉字与多元绘画结合起来,描述香港的风土人情。
“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藏品,表现出香港的文化多元,让全球观众看到一个有中有西、有新有旧的丰富的艺术世界。”莫家咏说。
创科发展迎来前所未有黄金时代:
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和香港特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内地与香港创科合作愈加紧密,香港创科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统计数据显示,香港本地初创企业数目于2018年至2022年间增加了52%、至3985家;风投基金在香港的投资金额,从2014年的12.4亿港元上升至2021年的417亿港元;数年间,香港孵化出14家独角兽企业,国内知名品牌大疆无人机的最初研发也来自于香港。
6月16日,内地媒体采访团参观了香港最大的创科生态圈——香港科学园。园区有近40万平方米的科研办公室及实验室空间,仅去年一年就有320家企业进驻,目前企业总数已超1400家,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园区内科研人员有13000多名,占到全港的三分之一。
在香港科学园简报会上,园区公司无穹创新的首席运营官李必昂和记者们分享了团队的创业之旅。这名来自内蒙古的小伙子今年刚满26岁,本科在香港城市大学读商科,考研时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机器人专业,并加入无穹创新团队开始创业生涯。李必昂告诉记者:“香港是一个对青年创业者非常友好的城市,只要你的idea足够征服专家,通过香港科学园的审核,就能获得一笔140多万元港币的初期投资和3年免租金场地的支持。产品研制出来后,科学园还会帮你寻找生意伙伴,进行产品应用孵化。”无穹创新研发的三维空间复刻技术目前已经为中建香港、中建海龙、金门建筑、香港土木工程署、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深圳公务署等客户总计40多个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并且参与了中央援建香港的全部9个防疫项目,以及包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军澳中医院、将军澳海水淡化厂在内的多个香港政府项目。
香港科技园公司业务发展总监黄家裕表示:“香港欢迎内地创科企业前来创业,你们安心做研发就好,其他的产品孵化、对接投资等服务工作就交由科技园公司的专业人员来做。我们有300多家公共和私营的合作伙伴,过去5年间为290多个园区内的项目募得资金806亿元港币。园区孵化的上市企业已达12家。”
“祖国一直是香港创科发展最强大的后盾,香港也将更加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发展。”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说,香港的创科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特区政府已于去年12月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完善创科生态圈、壮大创科人才库、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智慧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等四大发展方向。特区行政长官去年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100亿元港币“产学研1+计划”,最近也已获立法会通过拨款,会分期向创新及科技基金注资以落实计划,加速“从1到N”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关键词:
质检
推荐